旅游资讯网是中国最大的旅游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提供及时权威的旅游资讯和丰富的旅游短视频

中国游客来到月浦湖体验不一样的旅程。

旅游新闻 2024-05-20 浏览(1708) 评论(0)
- N +

众信。com新疆新闻5月20日讯(王献杨澜)近年来,岳普湖县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5·19中国旅游日,来月浦湖畔,体验不一样的旅程吧!

在月浦湖畔,你可以感受到合力西的力量比拼,古拉巴格麦西热甫的欢乐,萨巴依表演的独特艺术魅力。

岳普湖县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目前,岳普湖县有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七里戏(摔跤),4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旋转秋千(萨哈尔地)、古拉巴格·麦西热夫、萨巴依表演技艺和青铜器制作技艺,3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雕手工艺、木华里·麦西热夫和卡瓦夫烘焙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摔跤

在现代维吾尔语中,“切力西溪”是“战斗和战斗”的意思。它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岳普湖县。该县的许多村庄都有沙漠或沙丘。因此,李希大部分是在沙地上举行的,这也可以说是沙漠中的一项群众性摔跤活动。当重大和传统的宰牲节和箕子节在该县举行时,当地人也喜欢观看摔跤比赛,观众通常从数千到数万不等。

李希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摔跤方法。他们没有固定的摔跤服,都是赤脚比赛。比赛时,双方应佩戴宽松的腰带,双方应在开始比赛前抓住对方的腰带。在比赛中,没有年龄和体重等级之分,你自愿选择你的对手。不管谁上来,你都能把对手打倒,就算你赢了。这种竞争有点像戴戒指的性质。在摔跤比赛中,你可以用提、钩、绊等动作使对手摔倒(肩胛骨着地、侧身着地或臀部着地)以获胜。

李希(摔跤)于2009年被列入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扩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米曼·阿梅拉于2018年5月被列入国家级传承人名单。

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萨哈尔地(旋转秋千)

展开全文

萨哈尔,中文意思是“摇摆的轮子”,是一种令人兴奋的秋千。人们在春夏季节、农闲季节、重大传统节日和收获季节自发组织这项传统娱乐活动。它主要依靠高杆上轮子的圆周旋转,利用惯性将绳索上的人“荡”起来,产生惊险刺激的效果。木杆的高度一般为15-20米。人荡秋千时,最大高度离地面约10米。

萨哈尔土地(旋转秋千)于2009年9月被选为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乐巴格麦西热夫

“古拉巴格”在维吾尔语中是“花园”的意思。数百年来,它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岳普湖县群众中代代相传,现主要保存在岳普湖巴亚瓦提乡古拉巴格村等几个村庄。

古拉巴格麦西热夫是一种以舞蹈为主,配以歌唱的传统歌舞娱乐项目。舞蹈演员手持绢花,边唱边跳。他们周围的人坐在地板上拍手帮助他们唱歌。同时,唢呐、手鼓等器乐奏响,营造了热烈的气氛。这种歌舞也经常用于婚礼和节日,出现在大街小巷和前院,在群众中很受欢迎。除了音乐和舞蹈之外,古尔巴格·麦西热夫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有许多幽默的小品,这些小品通过音乐的伴奏、舞蹈表演和演唱生动地表现了小品的主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2年6月,古尔巴格·麦西热夫入选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哪里有跳动的脉搏,哪里就有脉息热敷。这种流行的民间艺术形式经常出现在月浦湖的各种聚会上分享快乐,这是月浦湖人民热情好客和积极乐观的真实写照。

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萨巴依行为艺术

萨巴依以其独特的效果在木卡姆和麦西热夫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萨巴依不仅有音乐和舞蹈伴奏,还被民间的“Mateda”(民间说书人)和“Acic”(游历江湖的艺术家)用作演唱、说书、表演和舞蹈的唯一音乐伴奏。

萨巴依的表演需要干净的动作和准确的节奏。但也有人双手握住萨巴依,双手握住萨巴依的下部,用手腕和手臂的投掷力有节奏地摇动手柄,使铁环撞击木棍或喇叭,发出金属的“散射”声。表演者时而高举双手,时而前进后退,时而蹲下击打地上的萨巴依手柄,时而两个萨巴依互相攻击。图案千姿百态,令人眼花缭乱,精彩绝伦。

萨巴依可以独奏,同时配合热瓦甫和铃鼓等其他乐器演奏和演唱姆卡姆和麦西热甫的舞曲和歌曲,已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萨巴依行为艺术于2012年6月入选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铜制作技艺

据专家分析,元朝的影响传播到了欧洲,并且还把青铜工艺传播到了亚洲的巴基斯坦、波斯等地,然后又传到了新疆。青铜器的生产包括红青铜器和铜器。青铜做工精细,刻有花纹和图案,成为一种工艺品。与此同时,民间青铜器传承人还将青铜器放大制作成高两米的巨型铜壶和茶壶,上面刻有各种图案和花卉,摆放在庭院和门前。

长期以来,经过不断的艰苦努力和创造,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科学的工艺流程。青铜制作工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造型、工艺和图案使用等方面的文化内涵。2012年6月,青铜工艺入选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雕技艺

岳普湖县的木雕技艺流传于100多年前。作品多以当地沙枣、柳树、桑木、榆树和野生胡杨(阴干,用树油包裹7天,取出用电锯锯成板或条,再用铁丝扎好放在阴凉处备用)制作而成。作品是劳动、交通、日常生活等的微型工具。木雕技艺于2008年1月被选为第一批区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华里·麦西热夫

“木华里”因村名而得名。数百年来,它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当地人中代代相传,现主要保存在月浦湖畔铁热木镇木华里村。

除了音乐和舞蹈之外,木华里·麦西热夫还以众多幽默的小品表演为特色,通过音乐、舞蹈表演和演唱的伴奏生动地展示了小品的主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木华里·麦西热夫在节日和喜庆的日子里在村庄的田野里表演,文化空很大,观众很多。

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烤串技艺

“Kawafu”(烧烤)以其新鲜、美味、不油腻和不油腻而闻名全国。威卡瓦夫的种类很多,包括20多种,如“图努尔卡瓦夫(烤全羊)”、“穆扎伊卡瓦夫(烤全牛)”和“卡瓦夫(烤南瓜)”等。每种Kawafu(烤肉)风味各异,味道鲜美,深受群众欢迎。

岳普湖县的达瓦昆卡瓦甫历史悠久。它注重原材料的质量、原材料的使用以及烘焙方法。它有一套完整而独特的技能,是节日、婚礼和招待活动不可或缺的。2013年10月,川府烘焙技艺入选区域级第二批(扩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近年来,岳普湖县将非遗文化和旅游产业进行深度融合,让游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得到传承和发展,延长岳普湖旅游的产业链,让物质文化和旅游业大放光彩,把岳普湖打造成为游客的必选地、向往地。同时,通过多种形式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有机融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中来,提高了岳普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影响力和旅游文化品位,促进岳普湖县文化繁荣发展。

标签: